7月12日報道 美國《國家利益》雙月刊網站6月25日報道稱,為對抗解放軍,臺灣當局正在謀求加強軍事能力,而實現這個目標最好的方法是把目光轉向外國。以下是臺灣妄圖購買的三種武器。
孫元一級潛艇
美媒認為,臺灣當局希望推行反介入/區域拒止戰略。在作戰中,臺灣潛艇將靜候伏擊對方的海軍艦船,其中包括運送進攻部隊的艦船。他們還可以通過打擊對方的地面目標,如導彈系統,達到保護臺灣本土的目的。
臺灣水下作戰力量近幾十年來一直在萎縮,原因是由于沒有哪個國家愿意向臺灣出售潛艇。外媒假設稱,如果最終有哪個國家(盡管考慮到最近的一些現實,這種情況仍然不可能出現),臺軍方感興趣的可能是一款韓國潛艇。
美媒認為,日本蒼龍級潛艇體型更大,性能也更好,但價格也相當貴。由于臺灣不需要潛艇遠距離活動,所以適合采購更多體型更小、性能較差的潛艇。
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圖為韓國研發的孫元一級潛艇
韓國孫元一級潛艇基于德國214型潛艇的設計,排水量約為1800噸,長213英尺,體寬22英尺。與韓國的張保皋級潛艇不同,孫元一級潛艇裝備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(AIP),可在水下停留2周左右(大致相當于張保皋級潛艇水下停留時間的2倍)。它們的潛深達到1312英尺,水下航速據報道有20節左右。ISUS-90潛艇作戰系統讓214型潛艇可以同時鎖定300個目標。據報道它們可以“執行多種任務,例如反艦、防空和反潛作戰以及用巡航導彈進行艦對地精確打擊!
美媒稱,這意味著雖然它們的主要目標是擊沉艦船,但也可以攻擊地面目標。韓國的孫元一級潛艇裝備了射程達1500公里的“彗星”-3超音速隱形精確制導艦對地導彈。
“薩德”反導系統
美媒認為,臺當局可能希望加入美國的“薩德”反導系統!八_德”系統的設計目的是在大氣層內或外部摧毀處于飛行末段的導彈,可以應對射向臺灣的短程導彈。每套“薩德”系統配有6個發射管,每個發射管約有8枚攔截導彈。因此,每套“薩德”系統應該至少有48枚攔截導彈,盡管制造商洛克希德-馬丁公司表示,每套系統實際上能搭載71枚攔截導彈。盡管目前沒有十分完美的導彈防御系統,但“薩德”的測試結果要好于大多數同類系統。
報道稱,“薩德”系統的覆蓋范圍不大,但也沒這個必要。對于臺灣來說,只需把“薩德”系統部署在關鍵設施附近,防止它們在戰爭一開始就被摧毀。例如,在重要的飛機跑道附近部署“薩德”系統,可讓戰斗機及時疏散而不會被就地摧毀。薩德是可移動的,因此不那么容易受導彈攻擊。
“布拉莫斯”反艦導彈
報道稱,除了潛艇,臺灣當局還可能希望獲得反艦導彈。雖然臺灣已經擁有反艦導彈,但需要進行升級。不幸的是,美國在這一領域的開發近幾十年來一直落在后面。盡管華盛頓正試圖用遠程反艦導彈(LRASM)扭轉局面,但這種導彈仍在研發之中。此外,LRASM目前只有空射和艦射版本。
“布拉莫斯”導彈是俄羅斯和印度聯合開發的超音速導彈。雖然這種導彈的各種型號現在已經在執行各種任務,但它是作為一款反艦導彈開始研發的。它的發射平臺多樣,擁有陸射、艦射和空射等型號。
生產商布拉莫斯航空航天公司稱,就性能而言,這是一款“兩級導彈,第一級是固體推進劑引擎,讓導彈實現超音速飛行,然后分離。第二級的液壓式沖壓噴氣引擎讓導彈以更接近3馬赫的速度巡航飛行。導彈的隱形技術和制導系統讓其具備特殊性能!背烁咚俸碗[形特點外,它還可以貼地飛行,避開對手的防御系統。這款導彈一般可搭載一枚200公斤的彈頭,而空射版可攜帶300公斤的彈頭。
不過“布拉莫斯”導彈最大的優勢仍然在于它驚人的速度。有專家解釋說:“這款導彈的速度為2.8馬赫,相當于每秒952米。假設防守方的雷達安裝在20米的高度,‘布拉莫斯’導彈在27公里的距離上才會被探測到。這讓防守方只有28秒的時間跟蹤、鎖定和擊落導彈!